查看原文
其他

这艘承载人类视觉艺术珍品的诺亚方舟已抵达,请收下登船指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iDOU爱兜 Author 约德尔




奥地利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全球第四大艺术博物馆







承载珍品的

诺亚方舟













© KHM-Museumsverband

© Österreich Werbung / Jorge A. Munar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是奥地利著名的美术馆,位于维也纳环城大道中心路段的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与霍夫堡皇宫相对,是全世界第四大艺术博物馆,由统治欧洲近七个世纪的哈布斯堡家族出资兴建。




作为博物馆的建立者,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想把奥地利的文化传承下去,也想重振哈布斯堡家族的雄风。于是他花费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两座宏伟的博物馆。一座是自然史博物馆,一座就是如今的艺术史博物馆。艺术史博物馆的众多收藏分布在几个建筑中,包括油画画廊、古典艺术收藏馆、埃及和东方艺术收藏馆,以及硬币收藏馆。其藏品的历史跨越5000年,从古埃及、古希腊时代直至18世纪末。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拥有许多在欧洲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艺术珍品,其中就包括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代艺术大师的藏品,比如提香拉斐尔勃鲁盖尔以及伦勃朗等人的大作。


Museum Masterpieces

light up life




01


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 KHM-Museumsverband


1848年12月,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登基,他计划将维也纳改造成一座美丽的城市。1857年,他批准拆除自中世纪以来的旧城墙,改建为环道;1862年开始计划建造美术馆,由维也纳建筑师卡尔·哈森瑙尔(Karl Hasenauer)德国著名建筑师戈特弗里德·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设计。1880年,美术馆的外观大致完成,内部装饰由哈森瑙尔负责。他采用珍贵的材料,聘请代表时代潮流的著名艺术家和工艺家来共同装饰博物馆。此外,哈森瑙尔在预算和工期上并未受到任何限制,使博物馆在建造过程中能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力求完美。1891年,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竣工,但美术馆仍未正式宣布开放。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地利共和国成立,博物馆终于成了国家所有、全民共享的宝贵财富。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建筑上,其风格融汇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柱式结构、新古典主义的流畅线条外观以及巴洛克的华丽风格。除了外观,它又巧妙地使用各色大理石装饰庄严的内部构造,辅以丰富的收藏品吸引来访的参观者。当来到嵌有古埃及石柱的埃及和东方艺术收藏馆、再现罗马帝国时期建筑装饰的古典艺术收藏馆大厅时,他们无不为其精美绝伦的设计所折服。华丽的楼梯和大厅、壮观的壁画和镶嵌画装饰,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来到大厅内部,参观的游客不仅徜徉在悠久艺术史的长河中,更惊叹于整座建筑的古典之美。不同于其他博物馆可能是后来用其他建筑进行内部改造作为展馆,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建立就是为了做博物馆使用,更是为了展示哈布斯堡家族绵延数百年的高雅艺术品位。











© KHM-Museumsverband

© Österreich Werbung / Jorge A. Munar



02


以丰富馆藏

         传达故事





 

© KHM-Museumsverband


历史上,欧洲的城市乃至国家的兴盛总与声名显赫的家族息息相关,如美第奇家族之于佛罗伦萨和意大利、哈布斯堡家族之于维也纳和奥匈帝国,他们都是热衷于艺术收藏的家族,也更容易创造艺术史上的不朽神话。
进入这座堪称艺术品的建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宽敞华丽的楼梯间的意大利雕塑家安东尼奥·卡诺瓦的作品《忒修斯群像》,它还有一个别名,叫作“理性战胜感性”。这个雕塑作品取材自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传说在克里特岛,有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叫作米诺陶。此怪力大无穷,且生性暴虐,每年需要向其献祭七对童男童女,才能平息它的暴虐。年轻的王子忒修斯立志要杀了这个怪物,在克里特岛公主阿里阿德涅的帮助下通过了挡在怪物前的迷宫,并且成功地击杀了怪物。该作品创作于启蒙运动时期,在人本主义的影响下,将忒修斯视为理性的化身,暴虐的牛头怪物米诺陶则被视为感性的化身。
尽管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建筑和馆史才百余年,但其源流有序的收藏可追溯至16世纪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二世(Emperor Rudolf II,1552-1612)时期。而博物馆二楼经典的“博物馆红”墙面,昭示着这里才是全馆的重头戏:西侧是意大利、西班牙及法国绘画,东侧有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的绘画珍品,涵盖扬·凡·艾克《阿尔伯加蒂红衣主教肖像》等早期尼德兰艺术,丢勒《圣母玛利亚和圣子》等德国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作,提香《好消息》保罗·委罗内塞《基督复活纳因青年》丁托列托《塞巴斯蒂亚诺·维尼尔》等16世纪威尼斯画派名家之作,鲁本斯《自画像》《天堂四河》安东尼·凡·戴克《抓捕参孙》等17世纪佛兰德斯绘画作品,和维米尔《绘画艺术》伦勃朗《自画像》拉斐尔《草地上的圣母》卡拉瓦乔《圣咏圣母》委拉斯开兹《穿蓝色衣裳的玛格丽特公主像》,以及全世界独有的彼得·勃鲁盖尔特藏……
事实上,为博物馆收藏做出巨大贡献的鲁道夫二世对勃鲁盖尔的作品一直青睐有加。他近乎狂热地搜集这位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的作品。比如创作于1563年的油画名作《通天塔》,以云雾拦断显示通天塔之高,以风俗画手法描绘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以细密画的技巧功力,刻画众多情节性的人物活动,寓意了天意与人在改造世界时的不可调和性,同时揭示人类生活的代价与悲剧。绘于1566年的画作《冬猎》则是勃鲁盖尔应邀所绘的与季节有关的组画之一,以黑白灰色调描画了农村的生活场景。白雪覆盖沉睡的大地,穿越于林间的猎人和猎狗、远处冰河上溜冰者的身影及空中飞翔的小鸟,使沉静的山野充满生机,给人以寒冷且透明的视觉观感,亦是勃鲁盖尔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











© KHM-Museumsverband



03


上过“热搜”的

           镇馆之宝





 © KHM-Museumsverband


18世纪,欧洲的贵族们兴起了一股古希腊罗马收藏热,而哈布斯堡家族更是将整个神圣罗马帝国广阔领土上的考古发现收入囊中。古典艺术收藏馆内(古希腊和古罗马)展出约2500件藏品,从迈锡尼出土的青铜器、巨型祭司像,到古希腊陶器、花瓶,再到众多古罗马的石雕和宝石、早期基督教珍宝遗存,以及欧洲民族大迁徙时代留下的金灿灿的黄金制品……时间跨度超过3000年。王室的爱好和追求使得这些藏品不仅工艺精美,而且大多使用珊瑚、鲨齿、鸵鸟蛋等珍稀原料,极致的黄金制品、精细的石质雕塑、精巧奇异的金银丝象牙雕刻、壮观宏伟的青铜雕像、精美绝伦的壁画挂毯、镶满宝石的华丽船只、能工巧匠的自动机械……这些稀世珍品组成了一本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百科全书。其中,由意大利金匠大师本韦努托·切利尼制作的金盐罐《萨列拉》(Cellini Salt Cellar)最为著名,而让它名扬世界的则是一桩盗窃案。
2003年5月11日凌晨,《萨列拉》在博物馆里不翼而飞。巧合的是,切利尼本人曾被指控在1527年罗马大劫掠期间偷过教皇的珠宝。这是单纯的盗窃行为还是切利尼的支持者在隔空致敬?三年后,奥地利警方幸运地发现了从它身上折断的“三叉戟”,又顺藤摸瓜抓住了盗窃者,并找到了被藏匿在茨韦特尔树林里的藏品《萨列拉》。这件被誉为“雕塑界的蒙娜丽莎”的精美黄金艺术品,其实是餐桌上用来装盐的盐罐,意为“陆地与海洋”,以金箔、珐琅、柚木制成,高26厘米。盐罐上的装饰雕塑极为复杂:体态优美的女子象征大地女神,她身旁的微型凯旋门是胡椒研磨器;与大地女神相对而坐手拿三叉戟的是海神,他身旁有一艘精致的小船,可以用来放盐。在盗窃案发生之前,很少有人关注它,而最终《萨列拉》得以完璧归赵,“一盗成名”,成为艺术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 KHM-Museumsverband



04


面向所有观众的

            艺术机构





 

© KHM-Museumsverband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地利共和国成立,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归国家所有。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博物馆内的所有藏品均得到了转移和保护,但博物馆建筑受到了严重的损毁。1958年,修复完毕的博物馆终于重新开放。20世纪艺术史学的进步、观众群体的扩大,乃至被现代美术鼓动的新绘画观念都需要新的设施与展陈方式,这也要求艺术史博物馆在20世纪后半叶,最终成为面向所有观众开放的公共性艺术机构。
博物馆的三楼还有不容错过的货币和纪念章收藏馆,作为世界上仅有的五家货币收藏馆之一,艺术史博物馆共收藏有约60万件金块、硬币、纸币、债券和纪念章,仅有近2000件文物和制币机得以陈列;在它的收藏中,还有早至3000多年前的珍品。通过这一件件文物,艺术史博物馆更将货币和纪念章从古至今的历史与故事娓娓道来。
如此好逛的博物馆,即便是花上一天的时间也仅仅是“管中窥豹”。要想让15欧元(使用维也纳卡票价为14欧元)的票价用到极致,或者想在一层雅致的咖啡厅大理石桌旁喝上一杯咖啡、吃些蛋糕或三明治,就得考虑星期四来博物馆参观——因为博物馆每周四都会开设至晚间9点,很多生活在维也纳的当地人也会参与其中,如同一场一周一次的市民文化盛会。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将古埃及到18世纪末新古典主义的世界艺术品汇聚一堂,它不仅记录着哈布斯堡家族艺术爱好者们品鉴艺术品的印记,更像是一艘承载人类视觉艺术珍品的诺亚方舟。徜徉于博物馆内,细观的是拥有数千年历史的艺术珍品,感受的则是奥匈帝国的辉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KHM-Museumsverband

© Österreich Werbung / Jorge A. Munar










更多奥地利精彩可见



瓦豪河谷的守护者与守“味”者

揭开茜茜公主华服的神秘面纱

陷落在克里姆特的璀璨生命之境

奥地利经典甜品集合,你钟爱哪一款?

在城市度假 | 第二辑:因斯布鲁克和布雷根茨


点击卡片 ·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奥地利国家旅游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